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培育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超六成從事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深耕細分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位於本省份細分市場首位。
記者近日從總部位於深圳的中集集團獲悉,該集團累計已有6家子公司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專註、持續創新、質量取勝、打造核心競爭力、貼近顧客是中集培育出多個「小巨人」的「法寶」。
記者在中集車輛(江門市)有限公司(簡稱「中集江門」)采訪了解到一塊「神奇鋼板」和「小巨人」煉成的故事。這塊「神奇鋼板」不僅讓企業走出迷茫和困境,且與其他接力者共同助力中集車輛成就攪拌車中國第一的行業地位。
被譽為「神奇鋼板」的超級耐磨鋼具有輕薄、耐磨、壽命長、耐腐蝕等優勢。
小企業成就大事業,「神奇鋼板」改變行業
在中集江門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大鰲的生產基地,數百輛專用車整齊地擺在廠區空地,隨時準備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
中集江門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大鰲的生產基地。
中集江門是一個從事半掛車、專用車生產17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與前十年前相比,其近年生產的大量車輛采用的核心材料有所不同。通過使用被譽為「神奇鋼板」的超級耐磨鋼,不僅企業自身收入、利潤提高,也幫助使用車輛的客戶大大節約了成本。
以一臺水泥攪拌車為例,使用超級耐磨鋼能讓車子減重800千克,這意味著每臺車的生產過程中可減少1.6噸碳排放,車主不僅能一次可以多拉800千克貨物,每臺車一年還能節省近3000升油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噸,節約成本近2萬元。
據中集江門總經理丁正祥介紹,近年來,公司一直致力於向市場推廣使用超級耐磨鋼的攪拌車,讓客戶切實節省成本,並且節能減排,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
值得註意的是,有中集江門攜手寶鋼集團研發的「神奇鋼板」不僅在中集江門的產品中,還在行業內廣泛應用,為我國節省大量的鋼材消耗,對低碳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中集江門生產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使用了攜手寶鋼研發的超級耐磨鋼
三年投入一年利潤研發「神奇鋼板」
「神奇鋼板」是如何誕生的?
丁正祥告訴記者,2012年,全國專用車市場需求減半,行業裏的企業普遍困難,需要突破,企業在環境逼迫下決心通過產品創新,創造給客戶帶來更多價值的產品,在有限的需求下生存和發展下去。
丁正祥早在1992年就加入了中集,曾參與中集第一輛掛車的製造,在製造業方面有多年的經驗。考慮到當時國內的專業車超載一直很嚴重,中集江門團隊堅信,如果研發出耐磨、輕量的產品量產,一定能解決用戶的痛點。
這個理論看似簡單,對企業來說並不難想到,但真正的研發過程異常艱辛,真正要得到用戶認可,往往也需要很長時間。當他們嘗試用更輕的鋼材去做車,沒想到卻被客戶投訴「偷工減料」。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研發人才有限,如何挑戰有難度的研發?丁正祥回憶說,2013年攜手寶鋼集團研發超級耐磨鋼,同時借助了中集集團的研發資源,但一開始出來的成品總是不滿足需求,往往只能從中挑出來幾塊相對合格的鋼板,其他都廢掉,只能繼續試驗。到2015年,三年裏共做了15批試驗,雖然成了,但由於出來的鋼板規格問題,利用率也就60%左右,還需要不斷改進。
「經歷很多失敗、痛苦,甚至經常到了要放棄的邊緣。」丁正祥說,除了研發過程的挫折,研發花費的資金投入也很大,2013年至2015年投入了2000多萬元,這相當於當年幾乎一年的利潤。除了鋼板成本高,高強鋼這種新材料帶來的焊接難度很大,給團隊帶來很多壓力,一些人想到放棄。
面對困難,一個幾百人的團隊何去何從?最終,中集江門選擇了堅持,曾經投訴的客戶也慢慢驗證了超級耐磨鋼產品的好處。2015年開始,接受超級耐磨鋼產品的客戶越來越多,原先不敢提價的產品也開始可以提價了。
丁正祥說,與此前的產品相比,使用超級耐磨鋼的攪拌車比同款車輛輕800千克左右,而且壽命比使用普通鋼材的車輛長3至4年,經過時間的檢驗後,量價齊升。
中集江門研發生產的粉粒物料運輸車
創新不停步,十年磨一劍
專註的創新,給企業帶來了價值,也給團隊帶來了榮譽感。
丁正祥說:「原來我們在行業內是個跟隨者,但超級耐磨鋼材料做出來後,填補了國內空白,我們成了行業的領先者,很多企業來學習,在行業的話語權提升了。這個材料對整個行業甚至我國的『雙碳』目標實現、治超治限都有貢獻,所以受到不少認可。」
研發出超級耐磨鋼、產品也被客戶接受後,中集江門的創新沒有停止,近年每年都投入數千萬元在研發上,超級耐磨鋼的鋼板厚度越來越薄,從6毫米降到3毫米,鋼板利用率一步步到95%,從一開始只應用到筒體,後來運用到葉片,不斷叠代升級。
如今,中集江門已有近百人的研發團隊,擁有近四十項授權專利,其中多項為發明專利。
丁正祥和團隊也感受到了創新帶來的長遠累積效應。由於公司對超級耐磨鋼的多年研發,後來在做自卸車產品,需要從耐磨性去研發耐腐蝕性時,就更加知道發力的方向。中集江門也積累了與寶鋼集團等很多行業研究資源的合作關系,開展的研發合作更加順暢。
中集江門研發生產的化工液體運輸車。
丁正祥認識到,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他說:「首先,創新如果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你就會堅信創新的方向是對的;其次,創新過程中要堅持;再次,創新需要容錯,包括對自己的團隊、對合作夥伴都不能苛刻;最後,創新要一步一步來,不能急於求成。」